近日,山东省某建筑工程公司因镇政府长期拖欠近4000万元工程款,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。该公司过去数年承接了当地十几项惠民工程,包括道路改造、排水系统升级、公共设施建设等市政项目,如今却因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风险。
据了解,该公司自2018年起陆续中标并完成了十余项镇政府发包的惠民工程,所有项目均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。截至2023年底,镇政府累计拖欠工程款已达3980余万元,最长账期超过三年。公司负责人表示,为完成这些工程已垫付大量资金,如今欠款导致无法支付材料供应商款项和工人工资,公司账户多次被冻结。
受此影响,该公司已暂停所有在建项目,近百名工人面临失业风险。多位材料供应商也表示被牵连,其中一家混凝土供应商因款项拖欠已停止供货。当地住建部门知情人士透露,镇政府财政紧张是拖欠主因,但具体解决方案仍在协调中。
法律专家指出,根据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,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工程款最长不得超过60天。该公司可依法主张权利,但诉讼程序耗时且可能影响后续合作。目前,该公司正寻求通过行政协调与法律途径双重渠道解决问题。
此事件引发对基层政府履约能力和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关注。专家建议完善政府项目资金监管机制,同时建立快速仲裁通道,保障市政工程承建商的合法权益,维护营商环境。